耽美小说 > 其他小说 > 寒门之士[科举] > 寒门之士[科举] 第140节

寒门之士[科举] 第140节

    文官有文官的路子,这就是合群。
    柳贺此时就算答应了冯保,可答应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
    二月初,天子即将大婚,张居正也自荆州回京,比起离京时的热闹,张居正回京时可谓低调无声,不过就算如此,柳贺依然感觉到了京中风貌的不同。
    张居正在京与不在京,形势显然还是不一样的。
    二月里翰林院仍有变动,许国升了南京国子监祭酒,朱庚任了经筵官,柳贺也听闻自己要升至侍读学士的消息,可惜只有传闻,却不见实际的行动。
    天子成婚当日,皇后正位定,当日祭长陵、献陵、景陵等历代大明天子陵寝,册封皇后之后,天子同样册封了昭妃与宜妃。
    柳贺作为天子讲官,也被赏赐了银币□□等。
    然而册封礼刚成,天子便向户部伸手了,要户部和光禄寺各给十万两花用。
    天子成婚前便很能花钱,成婚之后更是变本加厉,新任户部尚书张学颜刚上任,就不得不苦练哭穷的技术。
    殷正茂哭穷,人家都知道他是假哭,可张学颜就未必了。
    第184章 上疏
    天子大婚礼成,张居正归京,吕调阳再上乞休疏,天子此前一直不许,如今终于松了口,但对回乡的吕调阳仍多有优容。
    京中皆知吕调阳是因何离京的,吕调阳官声不错,但在不少官员看来,他身为次辅却只知附和首辅张居正,为官便少了一分风骨。
    但这也并非吕调阳软的缘故,实在是因为张居正过于强势。
    放在隆庆朝时,李春芳与陈以勤都是公认的好人,赵贞吉与殷士儋也并非没有本事,但遇上高拱那般强势的官员,这几人也毫无办法。
    柳贺是否升侍读学士还没有着落,不过好友黄凤翔却接了管理文官诰敕的职责,他自是为黄凤翔感到高兴。黄凤翔是隆庆二年的榜眼,官途却不如王家屏、于慎行等人顺畅,不过他一贯低调,正是那一步一个脚印之人,为人又清贫知礼,在柳贺眼中,他是难得的正人君子。
    “学士,马阁老有召。”
    吕调阳一走,马自强便是内阁三辅,《大明会典》便由他任总裁,吕调阳任总裁时是一个要求,换了新总裁又是新的要求,翰林院这边,《大明会典》的编撰任务是由柳贺来审核,若是出了什么状况,马自强第一个找的便是他。
    “本官这就过去。”
    到了文渊阁,柳贺还未说什么,就先挨了马自强一顿骂,说《会典》的编撰自年后便不尽如人意:“正旦已过去了一月有余,你且告知翰院众人,本官这里倒是能过,到了元辅面前,辩解再多也无用。”
    被骂属实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马自强毕竟是上官,他说了什么,柳贺也只能受着。
    临去之时,马自强低声道:“元辅心情不佳,这几日你等多注意些。”
    柳贺恭恭敬敬拜道:“多谢学士提醒。”
    “你可知,元辅有意令你为削藩事?”
    马自强突然问到这一桩,柳贺停了下来,不知张居正是否对马自强透露了什么:“还请阁老见教。”
    马自强以往是柳贺的顶头上司,为人其实很正派,他和张四维虽为儿女亲家,但他所代表的陕商与晋商毕竟不是一路,论起性情,他其实要比张四维忠厚温和得多。
    吴中行和赵用贤欲上疏弹劾的消息传出,马自强将两人叫过去,耳提面命了一番。
    “削藩事纷繁复杂,本官任礼部尚书时就已有体悟,若元辅令你削藩,你尽力而为便可。”
    柳贺回道:“下官明白,若元辅有意,下官日后还要多多请教阁老。”
    礼部也常常与宗藩打交道,若是一桩两桩倒也罢了,一旦遇到削藩这种损伤全体藩王利益的事,他们必然会联合起来。
    藩王们可不是文臣,他们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到天子和两宫面前却素来会装乖巧,一旦利益受损,他们便将□□搬出来,将先帝、将嘉靖搬出来,座座大山能压得天子都抬不起头,他们真闹起来,还真的不容易对付。
    马自强任礼部尚书时也常遇到那些狡狯的宗藩,不必说柳贺资历还浅,他不明白,为何张居正想叫柳贺去办削藩的事。
    细细想来,或许是张居正对柳贺这个门生多有器重吧。
    马自强也曾任过乡试、会试的考官,他培养门生却不是张居正这般,当年张居正受徐阶器重,被送至裕王府,早先在官场上并未受到多少波折,任内阁阁臣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可到了张居正自己培养门生的时候,刘台、吴中行等人不必说,便是柳贺这个受器重的,也是先踢到扬州,又将削藩之事交给他。
    马自强当真不知,究竟是在培养柳贺,还是在折腾柳贺?
    扬州的事涉及盐运、两漕、商税,柳贺可谓遭了不少磨难,结果难得回了京,他
    堂堂一个三元,却要去干更麻烦的削藩。
    “元辅心中所想,本官也无从得知。”马自强感慨道,“或许这柳泽远当真有盖世之才吧。”
    ……
    天子大婚后,朝政仍如往常般,近日辽东大捷的消息传来,李成梁、张学颜等正在、曾在辽东的官员都受了奖赏,便有人道,若刘台仍任辽东巡按,封赏恐怕也是少不了的。
    军事虽与翰林院无关,但大捷之事却让众翰林们铆足了劲写贺文,对《会典》的编撰的确不如以往上心,柳贺便板着脸在翰林院中又叮嘱了一番。
    翰林们都爱写贺文,贺文写好了,名声或许就能传至天子耳中,日后不管是任讲官还是管诰敕,都比埋头修史前程远大多了。
    同为翰林,谁又弱了谁去?
    柳贺理解翰林们的想法,但他对《会典》的编撰也狠抓了一番,柳贺摆出上官威风时颇能唬人,再过了几日,翰林院中的风气果然好上了一些。
    这几日朝中也是热闹非凡,刑部贵州司主事管志道上了一道奏章,奏章中请求天子亲政,并疏陈数条时政利弊。
    在上疏中,管志道直言,一是要复议政之规,三六九早朝、一四七午朝时,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并都察院、詹事府、大理寺及五军都督府主官都当在御前听政议政。
    二是经筵要落到实处,具体要求更严,日讲官们最好住到文华殿里时时教导天子,同时六部对于大事应直接呈览天子,以便天子问询。
    第三条,管志道要求天子畅通言路,不以廷杖伺候言官。
    之后管志道又分言选擢人才、宗室、河漕、九边之事,可以说是朝中大事都照顾到了,但不管什么事都直指张居正未做到位之处,张居正听了自是恼怒。
    管志道是苏州太仓人,隆庆五年进士,是柳贺的同年,又是王锡爵的老乡,耿定向的门生,又与罗汝芳等人交好,算是王学门人之一。
    柳贺觉得,他这疏上得看似有理有据,各条的弊端也都讲得清楚,可惜正是因为过于完美,真正实践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隆庆朝、万历朝王学门人的缺点,他们走的是游说当政者的路线,于学问上颇有建树,但说事容易做事难,就以经筵日讲举例,哪个翰林官愿意住到文华殿里?
    再说议政一事,如张居正这般强硬的首辅直接拍板,事情做起来反倒容易。
    可给机会让阁臣、九卿并詹事府五军都督府主官一道议论,十几个人,又几乎都是文官,嘴皮子可以说是大明最溜,毫不夸张地说,叫他们议政,事能不能早些办完另说,吵架恐怕都要吵上数回。
    何况天天开会,事情究竟谁去办?
    河漕事他自己办过,照管志道的说法,朝廷不应当只倚重南税,可以暂停一年漕运,将这些漕粮用来资助河工、兴修水利、赈济救灾,理由是如今北方安宁,京储可支。
    柳贺只能说,这是理想主义者想象中的美好状态,漕粮不运至京城,只仰赖京储,只要北方出了任何事,就能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且漕粮抵京是太/祖朝时便定下的政策,一朝更改,不说河漕本身受的影响,到时候怒骂内阁改祖宗之法的恐怕都不知凡几。
    张居正一怒之下,又将管志道踢到了广东任按察佥事。
    可以说,朝中官员们如今已经习惯了张居正遭门生弹劾的现状,刘台开了头之后,其余隆庆五年的进士仿如前赴后继一般。
    后人或许会说,是张居正为官霸道致使门生们纷纷弹劾,但柳贺觉得,这也是如今师道无存的证明。
    不过管志道奏疏中有关削藩的部分,柳贺仍是细细读了。
    ……
    再过半月,朝廷中果然有风声传来。
    事
    实上,官员包括藩王都清楚,张居正必然要对藩王动手,只是不知他会选在什么时候动手。
    自张居正任内阁首辅以来,实事干了不少,考成法是铺垫,主要是让官员们为他所用,在那之后,他改河漕、清丈田亩、行一条鞭法,本质上都只为一桩事——挣钱。
    河漕合并一方面是为了整治水患,还黄河沿岸百姓以安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漕船能够顺利通行。
    漕船所涉,仍是税银。
    但张居正再能挣钱,也抵不过败家子多。
    到这个时候,削藩已经势在必行了。
    只是众人不知,为何要叫柳贺掺和进此桩事里,莫非柳贺有九条命不成?
    “元辅恐怕还在记恨柳泽远弹劾了陈三谟与曾士楚。”
    “满朝文武都不敢上门劝元辅,柳泽远却反其道而行之,谁知他究竟是为了规劝,还是为了自己在士林中的名声呢?”
    “宗室在地方上横行霸道惯了,纵是以元辅之能,此事恐怕也难以收场。”
    “柳泽远当真……唉,元辅门生难当啊。”
    柳贺进翰林院时,众翰林看向他的目光都带着同情之色。
    柳贺心道,张居正还未和他正式谈话,若真要叫他去削藩,他现在名不正言不顺,削哪里的藩。
    恐怕还没轮到他削别人,别人先把他给削了。
    但能名正言顺削藩的话……升官太快会挨骂吧?
    这就是太有能力的苦恼啊。
    于慎行见了柳贺,不由道:“泽远,你如今怎么还笑得出来?”
    柳贺道:“可远兄,满朝皆知削藩势在必行,就算不是我去,也非得有人去不可,我既为朝廷命官,怎能因事情为难便畏缩不前?”
    “也只有你会这般想了。”
    “眼下事情还未定,元辅也未给我一个章程,谁知此事究竟会如何?”柳贺道,“既然如此,又何必苦大仇深?”
    第185章 会推
    张居正与马自强都提前给他放了风,削藩又是个苦差,但未必没有人会和柳贺抢,毕竟自张居正当政以来,官员若是受他器重,升官可谓十分轻易,吴桂芳、张学颜等人皆受他提携,在六部尚书的位置上稳稳坐着。
    为他办事,风险越大,回报自然也越大。
    柳贺不管京中传闻如何,依旧办着自己的事,申时行、王锡爵也听说到内/幕,与柳贺低语了几句。
    若要削藩,必然是经礼部,柳贺想要名正言顺,他就得提前将礼部侍郎的位置瞄准了,然而经詹事府少詹事一步迈入礼部侍郎,难度可谓不小。
    因而张居正也是先放出风声来。
    自张居正回京后,柳贺也只是在朝会上见过几面,夺情之事到此时看似已经揭过,可张居正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柳贺也不明白。
    京中皆知张居正有意叫柳贺去削藩,可柳贺到张府时,张居正却并没有约见他,不知是否因为夺情一事心中恼火。
新书推荐: 剑圣:修炼有什么难的? 红楼之剑天外来 木叶守护人 诸天:从天下第一开始的千户 高枝难攀 我的女友是声优续 马头墙映世清徽 全网黑后,修仙种田带飞祖国 重生2014:大国科技之巅 篮球永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