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小说 > 都市小说 > 女县长 > 第三章沙尘暴来了二

第三章沙尘暴来了二

    2
    流管处处长郑奉时根本就没离开过沙湖。械斗发生时,他就在流管处。这是事后林雅雯打听到的消息。
    流管处一共三个院落,中间大院是管理处办公区,修得十分讲究,绿树成阴,花草丛丛,碎石铺成的小路曲径通幽,十几个大小亭子加上长廊将院落映衬得极具江南林园的典雅与优美,曾是沙湖一大景色。南边是家属区,清一色的二层小楼房,各带一小院,简洁而实用。北边大院是工程处,以前流管处火时,这儿真称得上车水马龙。每年大大小小的工程不下五千万,加上其他流域的合作项目、国际援助项目,工程部可谓金钵满溢,四周乡村的工程队想揽个活,能否走进这个大院便成了关键。那时候的郑奉时只是一个普通的技术员,但在农民心里,他的权已大得无边,他说返工就得返工,他说不合格你就领不到钱。农民们暗地里送他一个外号:铁公鸡。意思是他太抠门,放着那么多的钱,却跟农民工程队斤斤计较,让他签个字比找工程处长还难。时过境迁,当年二十多岁的技术员如今成了全省第二大流域的总管,但老百姓们再也不找他签字了,因为早在五年前,工程处就因没活干而解体,只留下一堆破铜烂铁,还有五百号失业工人。院子早在工程处解体前就出让给了洪光大,成了洪光大的总公司。这两年,老百姓又暗地里送郑奉时一个外号:铁扫帚。意思是让他这把铁扫帚一扫,沙漠的绿色便连根也没了。
    南湖发生械斗的那个夜晚,郑奉时就在南院自己的小二楼里。那楼林雅雯进去过,是到县上担任代县长后不久。
    那次见面,对两人来说,意义非同寻常,到现在,林雅雯脑子里还装满那天的细节。
    那天的风很暖,阳光艳艳的,照得人心里发痒。林雅雯跟郑奉时自从大学一别,就没再见过面。不是没机会,机会多的是,但就是没见。林雅雯这边,是不敢见,害怕一见面,就再也不想分开。尽管知道,两人再也没有复合的机会,再也没有重新走到一起的可能,但,林雅雯心里,真就扯不断那曾经蓬勃而生疯狂而绿的感情藤蔓。毕竟,那一大片枝枝条条,是她少女情怀的第一次盈然开放,也是她生为女人第一次为心仰的男人在心里辟出一片绿,而且任其恣肆,任其泛滥,才让她未谙世事的心田一下长出那么多错综复杂茂茂密密分不开剪不断的藤藤蔓蔓。当初恋的玻璃缸突然打碎,那一汪供她呼吸供她自由地跃动的清澈之水洒尽,她像鱼一样被甩到冰冷的水泥地面上时,她突然间就不知道天空在哪,绿地在哪,河流又在哪?分开这些年,林雅雯算是慢慢习惯了岸上的生活,她发誓,再也不掉进水里了,哪怕是多精致多透明多温情多别具情调的缸,她也不把自己放进去了。
    也就是说,她的感情生活走向了另一面,粗糙、简练、务实,甚至略略带点儿麻木。还好,她没在那口井里困死,好赖又走进了感情这片林子,尽管这一次走得有点无奈,有点苍凉,但毕竟,她走了。
    林雅雯带着乱七八糟的想法,还有对郑奉时的些许敌意、些许怀念、些许期待走进了流管处,走进了郑大处长那幢小二楼。奇怪的是,多年后的重逢,竟是那样平淡,那样寡然,一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浪漫,那么温情,该生出的东西没生出来,不该生出的东西也没生出来。到后来,两人完全是公事公办的样子,那态度,那语气,就像是他们天天见面,昨天还为某件事争吵过一样。
    这一场见面令林雅雯心里长久地堵着,疏通不开,她感觉时光把什么东西拉下了,拉在岁月的某个位置,要想找到,她必须费很大的劲,再把时光拉回去。
    那天林雅雯是跑来求郑奉时的,她被钱逼住了,刚到沙湖,就遭遇到钱的危机,她想找郑奉时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帮她把难关渡过去。
    小二楼的布置比林雅雯想象得要简单,也清贫,林雅雯在惊讶中找话说:"怎么,在沙漠里面装廉政?"郑奉时笑笑,他的笑已没了以前那种颜色,林雅雯看到一片岁月浸染过的污色,还有那种叫沧桑的东西。郑奉时一点也不惊讶她的到来,仿佛算准了她要找上门来,边倒水边说:"腐败也不会在这穷地方。"两人就这么聊了几句,彼此也用目光打量了一下对方,不过那目光已不叫目光,真的不叫。叫什么呢,林雅雯想了好长时间,都没想出一个妥帖的词。
    后来林雅雯就说出了借钱的事。
    郑奉时从沙发上站起,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盯住她:"你真以为我是腐败分子,一下张这么大的口?"林雅雯硬挤出一丝笑说:"腐败不腐败跟我没关系,有纪委管着,我是没办法了,稀里糊涂跑到这么一个穷县,还想放手大干一场呢,谁知屁股还没坐稳,就让讨工资的老师们给包围了。"说着便将沙湖县拖欠教师工资长达十个月的事说了出来,请郑奉时无论如何帮忙,让她渡过这个难关,先把脚站稳。
    "你是怕人代会过不了关,县长前面那个代字取不掉?"郑奉时果然是郑奉时,真可谓一语中的,捅到了她的要命处。时隔多年,他说话还是这么不留情面,当年的脾气一点也没改,林雅雯心里,对这个久未谋面的同学加似乎又多了一层看法。见她脸色微微泛红,人也变得不那么自在,郑奉时又道:"取不掉最好,听我的话,趁早打道回府,别逞这个能。"
    "为啥?"林雅雯困惑了,原想郑奉时会鼓励她,安慰她,没想他竟是这口气。
    "不为啥,让你回你就回,沙湖这地方,不是你这种人能干得了的。"
    "我这种人咋了?郑处长,你说话也太刻薄了吧?"林雅雯忽然就不高兴了,刚才还露着笑容的脸忽然间就变得阴沉。见她生气,郑奉时笑笑,没接她的话茬,走到窗前,盯住外面的景色不吭声了。
    林雅雯生了一会儿气,觉得自己小心眼,跟郑奉时,犯不着的。便也来到窗前,往外看。窗外其实没啥风景,院里除了几棵歪脖子树,再就是一大片杂草地。可郑奉时看得好像很有滋味。林雅雯叹了一声,又将目光回到郑奉时脸上,她发现这张脸很陌生,写着很多她读不懂的东西。有些是岁月写上去的,有些,怕是他自己写上去的。
    她仔细地研究了一会这张脸,忽然发现,这张脸上,不只是写着疲累,还写着迷茫,写着逃避,写着不该属于他的东西。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不是一个悲观的人啊!
    "回去吧,雅雯,听我一句劝,还是到省上坐你的办公室去。"郑奉时忽然又说。郑奉时这次的话温和多了,也体贴多了,林雅雯感觉出他的真诚,还有担忧。她似乎被打动,带着探究的口气道:"老百姓没赶我,你倒赶我了,这像当初的你么?"
    "不是我赶你,雅雯你听我说,对沙湖,你可能抱的期望太高,我是怕"
    郑奉时回到沙发上,也不知脑子里动了哪根弦,很是认真地给她讲了半天,从流管处的起落讲到沙湖县令人堪忧的前景,后来又讲到两个人这半生的得失,最后说:"你我本不适合为官,却舍了专业误入仕途,我是没退路了,只能听天由命,你不能,最好现在回去,安安心心搞你的科研,也算对得起当年的师兄师妹还有对你我抱有厚望的师长。"
    郑奉时说得没错,当年他们的师长西北最负盛名的林业学家拒不同意他们就此止步,踏入社会大门,而是执意要他们考研,做他的弟子。孰料突然发生的一场情变彻底打乱了两个人的生活,同时也打碎了两个人对前途对人生的种种幻想。林雅雯是一天也不想在校园里待了,郑奉时呢,也想尽快逃离这个惹是生非的地方。而且,两人都铁了心不再在象牙塔里做空头学问,都急着要奔向社会,至于奔进去怎么办,谁也没考虑过,来不及考虑。
    现在看来,当初听了恩师的话,兴许人生又是另一番景象,但此时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林雅雯释然一笑,她不愿意将自己搁在回忆里,回忆有时是很痛苦的,有时却很无聊。人生的道路从来就没有兴许,选择便也意味着放弃,走了便是走了,从来没有回到起点的可能。再说这阵儿她也顾不上叙旧或是感叹人生,她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借不到款,全县教师就要罢课。这不是闹着玩的,也不是拿话吓唬她,已经有两个学区的教师不上课了,如果教师们真的联手给她演上这么一出,她的政治前途便会在这里戛然而止。林雅雯不甘心,既然下来了,她便发誓要在沙湖县干出一番事业。她是个从不言退的女人,在林业处那个位子上坐了六年,她坐得有点疲惫,有点失落。眼下环境一换,她心里那股热气,似乎腾地又回来了。
    "说吧,到底借还是不借?"
    "你当我是金矿?不瞒你说,我这儿职工工资还没着落呢。"郑奉时道。
    "什么?"林雅雯甚是惊愕。当时她并不知道流管处的真实情况,还以为郑奉时跟她开玩笑。
    "是真的,我的职工也半年没发工资了。"郑奉时很认真地跟她说。
    "怎么回事,不是前两年还风风火火么?"
    郑奉时笑了笑:"你听过千万富翁一夜垮掉的故事么,再说了,流管处还不是千万富翁,它是一棵风干了的树,叶子绿着,树干死了。"郑奉时的话似乎有点儿悲凉,不过那一天他没瞒林雅雯,将流管处遭遇的困境一一说了出来。
    林雅雯这才知道,郑奉时的日子一点也不比她好过,流管处的确处境艰难,怪不得他眼里,总是有那么一层灰蒙蒙的沮丧。
    那次林雅雯真没借到钱,后来她又从别的渠道了解到,流管处的发展进入了死胡同,甭说让郑奉时帮县上渡难关,怕是他自己的难关,都应对不了。好在流管处人少,又都习惯了市场法则,职工的承受力相比县上的干部要强一点,郑奉时才能表现出那份安然。
    林雅雯心里一阵难过,这难过,一半是替郑奉时,一半,是替曾经辉煌无限的流管处。
    改革面前,那些曾经辉煌曾经耀眼的东西总是要先碎掉,也不可避免地,要有一部分人被率先推到风口浪尖上,去承担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这到底是喜悦还是悲哀,林雅雯说不清,她只觉得这样的现实太残酷,太沉重。
    那些日子,林雅雯四处跑款,把所有的关系都跑了个遍,教师的工资还是没着落,半个月过去了,离她答应教师们的时间越来越近,钱却像是长在别人家树上的一堆桃子,她能闻见香味,却总也摘不到。形势令她沮丧。正在她一筹莫展时,郑奉时突然打来电话,说是有五百万,先借县上周转,期限是半年。林雅雯简直不敢相信。坦率地说,如果不是那五百万应急,缓解了教师矛盾,林雅雯头上的那个代字到底能否取掉还很难说,她正是凭借了那五百万,才把自己的威信一下子树到老高,很快在一向由本地干部说了算的沙湖县脱颖而出。她这两年的所为,在沙湖历史上可以算是一匹黑马,而且风头日上,大有压过书记祁茂林的架势。
    林雅雯后来才知道,那钱是省水利厅拨下来用于解决职工养老的。当时流管处的改革已提上日程,省厅的打算是把拖欠的职工养老金一次交清,其余矛盾由流管处自己解决。想不到那钱一周转,便迟迟的还不了,省厅的计划被打乱,为此郑奉时挨了上面不少批,有消息说上面几次都想撤他的职,可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接这烂摊子,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将流管处的改革拖了下来。而林雅雯这边,到现在还是没有能力将剩余的二百万痛痛快快还了。
    咋能痛快?县上又累计欠了教师四个月的工资,党政机关干部的工资眼看也不能保证,林雅雯算是领教到没钱的滋味了。
    南湖发生血斗后,郑奉时既没像"121"那样跳出来,跑省里,跑县上,更没像胡二魁说的那样,躲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他就在家里,关起门来练字。郑奉时喜欢书法,早在大学时就师从著名书法大师谢汉云谢老,大学毕业,他在西北书坛已崭露头角,这些年在本省书法界也算混得一点名气,偶有南方或香港的爱好者慕名前来索字。一遇什么不顺心的事,他便把自己关在陋室里,借墨消愁。省厅跟市上联合召开现场会,郑奉时虽是参加了会议,但却一言不发,话都让开发公司的洪老板说了。林雅雯当时还在会上质问过他,火药味浓得很,没想他装聋作哑,压根不理林雅雯的茬。
    林雅雯现在懂了,郑奉时玩的是金蝉脱壳,把矛盾全部甩给了开发公司,让林雅雯跟财大气粗蛮不讲理的洪老板针锋相对,他自己则坐山观虎斗。
    会议结束后,林雅雯两次找他,想当面质问,为什么要这样,有什么问题不能坐下来谈?很可惜,两次她都没能见到郑奉时,流管处那位戴眼镜的秘书告诉她,郑奉时去了新疆,具体做什么,他也说不清楚。
    一回到县上,祁茂林便主持召开常委会,紧急研究南湖事件的善后。
    会议开得相当沉闷,常委们全都阴着脸,不说话。
    "121"事件发生后,县上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对流管处意见很大,认为流管处的做法严重破坏了沙湖县的发展环境,破坏了沙湖县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应该向省上反映,并坚决予以制止。另一派则显得温和,主张不应该把两家的关系搞僵,至于那几千亩林地,认为产权属于流管处,县上无权干涉。两派意见祁茂林都不赞成,毁林的确可恶,但简单的抗议与闹事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祁茂林主张沟通,主张在双方能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为此他跟郑奉时谈过几次,郑奉时的话令他感慨万端,大家都处在改革时期,各自面临的难题既相同又不同。流域毁林是为了重新改造,大片闲置的林地的确没有效益,如果将它改造成棉花基地或是养殖场,不但能解决大批职工的就业,说不定还能形成新的产业,带动沙湖经济的发展。作为县委书记,祁茂林做梦都想让沙湖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他认真看过流管处的改革方案,对流管处提出的青土湖创建棉产业基地,南湖创建种养加一条龙的西北养殖基地很感兴趣,要知道,沙湖县的羊只很有优势,但县上缺乏资金投入,没法帮农民形成产业优势。如果借开发公司的力能把沙湖的种草业和养殖业发展起来,那么县上的财政状况将大为改观。
    在流管处改革方案论证会上,祁茂林代表县上是举过拳头的,也就是说他当时并没反对毁林。可"121"事件一下子让他被动了,他被水利厅领导骂成是出尔反尔,明里支持,暗中作梗,是把本来就举步维艰的流管处再往火山口上推。祁茂林没法跟人家解释。南湖事件再次让他尴尬,这些天他成了众矢之的,整天被方方面面的舆论指责着,批评着。一方面要求他顾全大局,做出局部牺牲,支持流管处的改革。另一方面,又强烈要求他爱林护林,保护生态,为沙湖的子孙后代着想。一时之间,他真是不知该咋个走路了,两面的呼声都很高,两面的呼声也都有道理,他夹在中间,像风箱里的老鼠,只有受气的份,哪有还口的机会?会议之前,他又接到省水利厅冯厅长的电话,要求他旗帜鲜明地站出来,支持流管处的改革,不要给流管处的改革设置障碍。他跟冯厅长算是老关系,冯又是他的老上级,冯的前景他更是清楚,这种时候,他不能不考虑这个因素。尽管他已老了,再也没有升迁的可能,但不升迁并不表明你可以为所欲为,不遵从某种规则。
    对一个老县委书记来说,他知道规则意味着什么。有时候,规则就是一切!
    他能给冯添乱么?给流管处添乱,说白了就是给冯添乱。冯能允许他添这种乱?
    冯在政治上的野心,还有铁腕手段,他比谁都领教得多!
    可这些,他怎么在会上讲?
    思来想去,他从寻求沙湖县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角度,讲了几点意见,话还没说完,就遭到林雅雯的反驳。林雅雯这一次是豁了出来,真有点逮谁咬谁的味儿。她在会上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大规模发展养殖业和种草业是以水资源为根本的,水从哪来,总不能再疯狂开采地下水吧?
    这话把祁茂林给问住了。为了保护沙漠水资源,县上曾按照省市的部署,关停或填埋过不少机井,后来农民意见太大,县上又无力补偿,关井压田暂时停了下来。但这个问题必须解决,目前沙湖县的年地下水开采量,占全流域地下水开采量的百分之七十还多,沙湖县大规模掘井采水,已危及到整个流域。如果再次容许流管处大量开采地下水,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那你说咋办?"祁茂林把目光投向林雅雯。对自己的这个副手,祁茂林心里真是感慨万端,坦率地说,他是尊重她的,这个来自省城机关的年轻女性的确能干,到沙湖后帮他解决了不少难题,为此他很感谢她,如果没有林雅雯,他的日子会难过许多,毕竟,下派干部比起他们这些"土特产"来,优势大得多,工作思路也开阔得多。还有,她是女的,按说干工作跟男女没关,但在实际工作当中,你就会发现,男女就是不一样。班子里多出这么一位又漂亮又精干的女性,一个班子都能活跃起来。祁茂林特意做过观察,不论是下基层还是县上开会,只要林雅雯在场,气氛一准能活跃,有时班子里争执不下的事,大家下意识地,就等她发表意见。只要她的意见不是太离谱,一准能通过。
    有这么一位年轻女性做搭档,是件幸事。祁茂林自己也承认,工作当中,有意无意地,他在让着她,也在呵护着她。不能让她受委屈,这是他给自己定的一个准则。有些事明明理不在她这边,祁茂林也会礼让三分。这不是什么不健康的心理,祁茂林自以为做得很坦荡,其实不只是他,包括市委孙涛书记,对她,也是另眼相看。尽管孙涛书记从来嘴上不说,但他能感觉出。
    男人啊,谁没个怜香惜玉的心理,况且这香也该怜,这玉也该惜。可惜,一个"121",便把他们这种友好共处的和谐关系给打破了。
    "121"后,林雅雯像是变了,变得让祁茂林琢磨不透,有时觉得她特单纯,心里压根就没多少弯子,有时呢,又觉她哪根神经,飘飘忽忽的,不好把握。提意见祁茂林不怕,公开吵他也不怕,干工作,怕提意见还行,怕吵还行?他祁茂林这辈子,吵过争过的,还少?要是都去计较,怕心胸早就给堵死了。他怕的是,她跟你脑子里想得不一致,她会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不跟你明说,具体事情上,她又强迫着让你跟着她的想法走。尽管眼下还不能判定林雅雯藏了什么,但几次会上的不和谐已在提醒他,她的脑子里有了别的想法。
    "我目前考虑得还不是太成熟,但胡杨乡的问题绝不是单纯保护住几片林子这么简单,我提醒大家,要从长远着想,要往极度困难处着想,就算流管处不毁林,我们的村民能不能在那儿长久地生存?大家可以去沙漠水库看看,今年的存水量有多少,确保农作物增收可以说是句空话!"
    林雅雯说的是大实话,她道出了大家的远虑,常委们听了,全都心情沉重起来。祁茂林担心这样开下去会议有可能走题,便用商量的口吻说:"太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先不谈,眼下还是统一思想,想想怎么把目前的难关渡过去。"
    林雅雯这次没跟祁茂林较劲,她说:"我的意见是分两步走,第一步着眼于当前,把南湖、北湖还有青土湖的问题合并起来,县上拿出意见,再跟流管处协商,协商不成,请市上跟水利厅协商。总之,不能因为流管处改革艰难,就无条件地让步,现在不是谁支持谁的问题,而是整个流域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的问题。当然,对这次事件中构成犯罪的,一定要治罪,无论牵扯到谁,都不能包庇和纵容。我还是那句话,绝不能以非法手段解决矛盾,这样会让问题的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在这次事件中我们也应该吸取教训,要积极帮群众做好思想转变,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第二步,要从长远着想,要把县上的发展跟胡杨河流域的发展结合起来,拿出一个富有战略性的远景规划,争取得到省上或中央的支持。胡杨河流域是考验我们工作作风和为民办实事的一个跨世纪工程,我们要对得起沙湖县三十万人民,对得起我们手中的权力!"林雅雯的声音很是激动,这番话,一直埋在心底,没有机会讲出来,现在她不能不说了。
    祁茂林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要说这番话,对他的触动最大。他总算清楚,林雅雯开始触及到深层次问题了。他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她能坦率讲出来,他还是很感激她。
    会议最后讨论对胡杨乡领导的处理意见,林雅雯坚决要求将朱世帮停职,常委们有几个表了态,有几个低住头,在牵扯到人的事情上,这几个常委总是用沉默来说话。
    祁茂林拿出一张纸,说不用撤职了,朱世帮同志已主动提出辞职,他向县委检讨了自己的错误。林雅雯忽然就噤了声。
    这消息太意外了!
    鉴于朱世帮本人坚决辞职,会议最后决定,由王树林同志担任胡杨乡党委书记,朱世帮同志暂时留在胡杨乡,听候相关部门的调查。
新书推荐: 忍界:我都硬刚五影了,系统才来 型月,开局投靠狮子王 趁雪下 出轨后她被年下包围了(nph) 夜空不在树篱外 七零年代炮灰吃瓜日常 地狱诱宠:闪婚老公是冥王 我把明月画心头 黑菡萏 大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