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金77银78”

    第455章 “金77银78”
    由于恢复高考后,报名人数太多,今年的高考跟以前不一样。
    大部分地区是放在冬季考试,有的地区人多高考还分初试和复试两次进行。
    11月28日至29日进行初试,12月23日至24日进行复试。
    而京城地区的高考是,12月10日—12月12日期间。
    今年的高考,考生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
    凡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报几所学校和学科类别。
    11月15日,设在刘家庄高级中学的高考报名点就开始报名工作。
    刘家庄高级中学决定,在高二学生中挑选十几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和高三的学长一同报名参加了这一年的高考。
    (ps:刘家庄的高中是三年制,有的地方的高中是两年制。)
    刘淑贤也是刘家庄中学首批参加高考的在校生之一。
    按照刘之野的意思,考上了最好,考不上也没关系,就当体验一下,来年再考就更加稳妥。
    刘之野并非鲁莽行事之人,他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因为,刘家庄的学生与其他地方的学考生不同。
    在刘家庄学的校里,孩子们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生们有着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资源雄厚,让他们在学习上积累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刘淑贤,在她姥姥崔教授以及爷爷刘竟斋的悉心辅导下,她的学业更是突飞猛进。
    这几个月来,她的成绩在学校里一直名列前茅,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刘淑贤对于提前参加这次高考,显得信心满满。
    这次高考的内容对她来说颇为有利,仅涉及数学、语文、史地、政治四门科目,总分四百分。
    京城地区的文科还有加试外语一门考试。
    这样的考试范围,无疑为她减少了不少压力。
    数学和语文,一直是刘淑贤的拿手好戏,打小便在这两门学科上展现出过人的天赋。
    至于史地和政治,虽然不像数学语文那样游刃有余,但她也下足了功夫,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将知识点牢牢记在脑海中。
    参加这次高考的考生后来才知道,他们今年的高考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也丝毫不夸张。
    此次高考竟然有570万人报名参加,最终才录取27.8万人,录取率接近4.9%,差不多每 29个考生中,仅有一个人能考上大学。
    其中这27.8万人中,还包括了4万名各类大专班录取的学生,创造了自打52年夏国实行统一高考以来最低的录取率,也是夏国有了现代大学教育之后的最低录取率。
    这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次高考。
    “金七七,银七八”,77级大学生不仅录取率低绝无仅有,多个“高考之最”也使得他们成为具有传奇色彩的特殊群体,是高等教育史上绝无仅有的存在。
    此次高考也是考生准备考试时间最短的一次高考,有的人从知道恢复高考到参加初试不到3個月,至统考也不过四个月,考生通宵“恶补”,恨不得将过去浪费的时间全部“抢”回来。
    除了时间不够,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高考辅导教材严重匮乏,这时能够找到不多的几种复习材料,大家只能互相交换借阅,甚至还要手抄。
    今年十月初,《人人日报》第一版发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闫解旷悬着的心终于要落地了。
    其实这之前更早的时候,就有大学招录制度要改革的消息陆续传到了闫解旷的耳朵里。
    起初,他还对这个消息都将信将疑,因为高考已经停止十多年,得知这一消息后,有些怀疑是真考还是假考。
    闫解旷最初也没有把此事当真,因而并没有认真备考。
    但过了不到一个月,闫解旷在学校里当领导的父亲就给他寄来了一封信。
    闫埠贵在信里叮嘱闫解旷说,在学校的时候他就是班里的学习尖子,有基础,有希望,不管消息是真是假,一定要参加这次高考,哪怕权当一试,也是难得的机遇。
    闫解旷就回信说出了心中的顾虑,自己已经很多年没有摸教材,手头也没有数学、物理、化学等课本,不知道该复习什么,怎么复习。
    父亲闫埠贵很快回信,并随信给闫解旷寄来几本……前的中学教材,再次鼓励他努力复习。
    上大学不仅是闫解旷的梦想,也是他父亲闫埠贵心中的遗憾。
    相比在军队里继续发展,闫解旷觉得自己可能不是那块料,他更想去上大学。
    怀揣着一份忐忑与期待,闫解旷鼓起勇气,将自己的想法向连长和盘托出。
    他的连长听后,非但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选择,当即表示会全力支持,并迅速着手向上级提交申请报告。
    消息传至营领导耳中,他们非但没有反对,反而对闫解旷的决定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与赞赏。
    在领导看来,自己的队伍中能有人凭借自身努力考入大学,无疑是一件值得骄傲与自豪的事情。
    为此,营领导特意为闫解旷大开绿灯,允许他只需参与一些必要的军事训练,其余时间则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备考之中。
    不仅如此,他们还专门为他安排了一间单人宿舍,以便他能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全心全意地备战即将到来的考试。
    临近考试了,闫解旷就向连里请了假,在宿舍里认真备考。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近半个月不出门,为了节省时间吃饭都是宿舍里吃。
    醒了就看书,看累了就睡觉,就这样复习了半个月,迎来了考试的日子。
    等闫解旷来到进考场之后,发现考场里面空座位不少,看来不少人最后还是放弃了。
    …………
    十二月10日这天,郑海生被安排在京城密云山区的某所中学里参加了高考。
    第一天上午考政治,下午文科生考史地;第二天上午考数学,下午考语文。
    中午没有地方休息,大家就蹲在墙根下,啃着凉馒头,享受着寒冬的阳光。
    郑海生这样的知青考生在“上山下乡”时,都要出工下地,回来就啃窝头,哪能享受这样的闲暇!
    下乡前,看了很多描写农村生活的小说,挺向往。
    真正当了农民才知道,那是作家笔下的虚构。
    最后一门是语文,打开作文试卷,那题目确实让他百感交集。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就是京城地区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
    试卷展开,郑海生一下子就兴奋起来,感觉那题目好像专为他准备的似的。
    一年来的“千山下乡”往事就像电影一样,一幕一幕地浮现在眼前:他代表全体下乡知青在动员会上的宣誓,下乡头一天的不眠之夜,第一天干活的情形,“龙口夺粮”的日日夜夜,还有复习高考的点点滴滴、分分秒秒。
    一年来的希望、一年来的苦恼、一年来的欢乐,瞬间都涌向笔端……
    过去一年的经历,对郑海生来讲是战斗的一年,是他真正了解社会的开始。
    走出考场,已是夕阳西下,天还是那样寒冷,但考试们的心热乎乎的,忘记了时间,忘记了饥饿。
    回去的路上,见山说山,见水说水,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十几里的山路,似乎凝聚着过去一年的风景,不知不觉地就走完了。
    “有客放船芳草渡,何人吹笛夕阳楼。”
    ……
    自从下定决心参加高考以后,杨小彤天天都复习到深夜,有时鸡都叫了她还在油灯下看书复习。
    两个月的时间里,杨小彤把初中课本和高中课本都翻了一遍,还重点复习了理科,因为理科是她的弱项。
    高考开始的头一天一大早,棒梗赶着队里的毛驴车把老婆杨晓彤和知青李卫军、唐金玲送到了公社汽车站。
    然后,她三一起乘坐客车来到县城,住在了县一中附近的一家小旅馆里。
    那一夜,杨小彤三人几乎是一夜未睡,一起讨论复习中遇到的难题,她们还猜测考试的内容。
    第二天天准备进考场的时候,李卫军突然问唐金玲:“张朝阳,四大发明都是啥?”“指南针、造纸、火药……”
    到了考场门口,杨晓彤突然对唐金玲说:“还有活字印刷!”结果,高考试卷中还真有这道题。考试结束后,好多人垂头丧气地离开了考场。
    唐金玲和李卫军都没考好,好几道题都不会,不过也比其他人强,有的人竟然连四大发明也不知道。
    回到公社,棒梗跟生产队长来接她们。
    队长急忙问道:“小彤你们考得行不行?”
    唐金玲哭丧着脸摇着头说:“队长,我白耽误了两个月的功夫,肯定考不上,不过小彤肯给定没问题……”
    生产对长安慰他说:“不怕!今年考不上,咱明年再考!”
    棒梗拉着杨小彤的手,急忙走到一边问道:“小彤你快说说,你考得怎么样?”
    杨小彤有些窃喜地点点头,“考题,我都答出来了,就是不知道结果如何……”
    棒梗看到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既有着难以掩饰的喜悦,又夹杂着丝丝忐忑与不安。他害怕,杨小彤一旦成为大学生,就如同插上了翅膀,或许会从此一飞冲天,离他而去。
    在这个年代,大学生是什么身份?那可是预备干部的象征,一旦毕业,便能直接成为干部。
    棒梗心里清楚,即便他能顺利回去接班,顶天了也就是个普通工人。而杨小彤的未来,显然要比他光明得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俩的身份地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更何况,杨小彤本就比他年轻许多,这万一哪天她真的飞黄腾达了……棒梗不敢再往下想。
    杨小彤不知道棒梗心里的想法,俩人边走她边憧憬着未来,“棒梗,你要回去接班的事,你家里怎么说?”
    “要不然,咱们年底回去一趟吧,抓紧时间把你的工作给安排好,咱们好一起回城……”
    ————
    距离高考时日不多,刘淑贤就和其他的参加高的二年级同学迅速组成了临时复习小组,将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分门别类,每人负责两门归纳知识点,然后三人共同分享。
    每天下放学后,他们匆匆忙忙吃完晚饭,就聚在刘淑贤家一起挑灯夜战,有的时候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
    幸亏刘之野家里大,否则还真安排不下这十来个学生。
    幸亏刘之野家中宽敞,否则这十多个学生还真难以找到合适的安顿之处。
    刘家人对这些孩子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支持,他们不仅欢迎这些学生的到来,还特意将前院的东厢房整理出来,作为他们的补习教室。
    这里宽敞明亮,为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崔教授负责给孩子们补习理科,她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耐心的讲解,赢得了孩子们的尊敬和喜爱。
    而刘竟斋则负责文科的补习,他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让原本枯燥的文科知识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在饮食方面,刘家人同样没有亏待这些孩子。
    吃的喝的应有尽有,而且比他们在家里吃的好多了。
    邓茹知道这些孩子正在长身体,所以经常给他们准备宵夜,还有各种水果零食,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也能享受到美食的乐趣。
    如此周到的安排,让这些学生感觉自己不像是来上辅导班的,反而更像是来刘家度假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冲刺,刘淑贤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走进了高考考场,和比她们大十岁左右的考生一起,参加了这场高考。
    12月的京城,寒风透过门缝钻进了这个坐满了人的教室。
    但教室里有一个坐在最后一排里的刘淑贤却并没有感觉到冷,而是只顾着伏案奋笔疾书。
    这个在许多人生命里普通的一天,却是她们这些人命运巨变的开始。
    在刘淑贤的邻桌,坐着另一位女孩,她的笔下同样流淌着如神助般的文字,与刘淑贤的才思敏捷不相上下。
    这个考场内,除了这两位女孩,其他人的脸上则写满了各种情绪与表情。
    当刘淑贤完成答卷,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段充裕的时间。她细心地复查了一遍试卷,确认无误后,心中涌起一股轻松愉悦之情。
    在这份好心情的驱使下,她甚至还有闲暇去观察周围的情况。
    恰在此时,那位邻桌的女孩也刚好完成了试卷,她抬起头,恰好捕捉到了刘淑贤投来的目光。
    两人的眼神在空中交汇,随即绽放出会心的一笑。
    这可能就是命运的安排。
    刘淑贤后来再一次与这女孩相逢时,才知道她叫柳学红。
    她也是这一年,京城市文科高考状元。
    她的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更是在之后登上了《人人日报》,由此凭借着高考如愿的进入了京大。
    在这里她与刘淑贤成为了同班同学,而且还成为了室友和闺蜜。
    柳学红不同于别的孩子,从一出生起就被培养学习,从小升初到中考到高考一直扛着学习的压力。
    柳学红从记事起就对学习没有太大的概念,也就没有所谓的升学压力。
    就这样,她简简单单地就修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业。
    作为读完了高中的知识青年,柳学红自然毫无悬念地来到了农村插队落户。
    尽管柳学红在校时的成绩名列前茅,并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大学,而是必须得遵从另外一套升学体系。
    对此柳学红也只能选择将心事深藏。
    原本日子本该这样平平淡淡地过去,或许柳学红还会在之后得到一个回城的机会,拿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度过余生。
    去年底,柳学红得到消息,她所在的生产队竟然拿到了一个推荐到京大上学的名额。
    而这个名额所推荐的专业正是柳学红所擅长并喜爱的文科专业。
    但天天遂人愿,名额没有给到柳学红,而是落在了大队长的女儿身上。
    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换作平常人,面对着这样一个前途未知的生活,或许也就选择甘心地做一朵被命运裹挟的浪,随波逐流。
    但柳学红不是,因为她的心里仍藏着一个大学梦,也仍怀揣着改变生活与命运的期望。
    直到今年,广播里通知教育部恢复了高考,符合条件者都可以参加。
    接到消息的柳学红像一下子解开了心里的结,生活有了奔头,立马就与同队的知青们一起报了名。
    因为第一年恢复高考,一切都是特殊的,高考时间被安排在了冬天,而从下发通知到考试仅仅只有50天的复习时间。
    柳学红开始了分秒必争的复习生活,白天在生产队照例上工劳动,但除此之外的休息间隙和晚上全部用来学习。
    她不知道考试的具体内容,就把以前上学时的课本拿出来翻阅。不能够全部复习到,便在有限的时间抓重点学习。
    时间很快过去,距离考试只剩半个月,柳学红决定向生产队请假以专心冲刺最后的复习时间。
    毕竟这场考试汇聚了11届的考生,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回家后常常有以前的朋友来找柳学红聊天,为了不让自己的学习受扰,柳学红让母亲将自己反锁在屋子里,开始了废寝忘食的学习。
    ……考语文作文是关键,因为在百分的试卷里作文便占了80分。
    最后一门语文,当柳学红看到“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的作文题目时,知青的生活岁月像电影一般在脑海中放映。
    柳学红笔耕不辍,一口气写了1700多字才停下,短暂思考后顺利收尾。
    全部考试结束后,柳学红自信五科都能拿到高分,心里也期待着大学梦圆的那天到来……
    有一天,柳学红在一家店门口正好遇见了高中同学。
    她同学说,“柳学红,你的高考作文登上报纸了!”
    柳学红激动地问,“真的吗?什么报纸?”
    同学对她崇拜着说,“好像是《人人日报》。”
    (本章完)
新书推荐: 笼中月 坏女人贯彻始终 反派小叔他钓不自知[穿书] 羞辱对象是恋爱脑(系统) 重生娱乐圈顶级化妆师的易容术 在恐怖游戏里被疯狂觊觎(np) 当普信男穿进虐文 顶级绿茶称霸填空世界 惩罚系统 穿成炮灰的我竟然是个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