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调弄阴阳,翻云覆雨
此刻,这个在玄阳洞里坐着的,才是程心瞻的肉身,居胎光元神。
一直以来,在无忧洞里读书炼法的,是程心瞻的竹身,居爽灵元神。
化身对于他来讲,是躯壳,是兵器,是法宝,是元神出游时穿的衣服,很方便,但也永远也替代不了真正的肉身。
他现在有两具化身,一个是七节七孔竹杖化身,也是他最宝贵、使用最多的化身,常年有一道元神居住在其中,此身喜木。
另一个是九孔无尘莲化身,炼成不久,此身喜水。
他正在炼第三具化身,一个喜火的化身。
这时,再细看火炉之中,就会发现并非空无一物。
金色的太阳丙火在炉中静静的燃烧着,在炉火之上,则是悬浮着一朵血红的莲。
这就是程心瞻要炼的第三具化身。
这朵「浮生焚业火莲」一直以来都被山魈用作镇压尸气的厌胜之物,自打被他取回山里后,就一直在用太阳丙火炙烤着,去除尸气腐味,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总算是彻底弄干净了。
还是那句「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水土异也」。
此刻,历经阳火洗涤,火莲如同浴火重生一般,散发着明艳的光辉。莲瓣时拢时舒,仿佛有清风吹拂,又仿佛是心脉跳动,更有股甘甜的醉人芳香飘荡。
竹身把葫芦、净瓶以及两颗金丹放下,转身就走了,回了无忧洞,他还有别的事要忙。
肉身睁开眼,把两宝两丹接了过来。
程心瞻这么安排自然是有道理的。
竹身喜幽好静,这正与爽灵元神契合,是故放在无忧洞中观书炼法。
肉身受劫雷影响,窍穴拥堵,需要早日通畅,是故要置于阳地,使得雷火交汇,焕发活力生机。
那么接下来的炼化身、炼宝、炼丹,自然也都是由本尊亲自动手。
他先是把两宝两丹都交给了两个童儿,让其先炼去器物上的魔气污秽,就在吞毒鼎里处置。这两个童儿跟随他日久,又分别擅长风与火,处理这些小事自然是没问题。
随后,他自身开始炼制火莲化身。
有之前炼制水莲化身的经验,这对他来讲不算难,但同样不可掉以轻心。
炼制化身与炼丹炼器一样,是调弄阴阳斡旋造化,同样也是悟道参玄,炼法修行。不过炼制化身还有一点特别,因为是炼制人身,更能触类内丹,旁通命藏。
他手掐法诀,将体内的火属法力渡入莲之中,莲得了滋补,于是莲底座之下便缓缓有雪白的根须生出。
这些新生的根须凌空飘摇,像是银丝玉带妆成的柳条,比之前在山魈手中镇压邪尸而生出的肉须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夜间。
雪白的银华照入洞窟,倾洒在根须上,更显得根须冰清玉洁。
在程心瞻操控之下,这些根须生长盘结,竟缓缓勾勒成人体骨骼经络的模样,甚是神异。
随即,他又从洞石之中取出一个玉瓶,手指轻动,瓶塞便自行打开,飞出一道雪白的玉沙进入炉内。
这是「玄冥冰夷玉髓」,他游历北疆时从雪山里挖出来的,用来塑骨造经是极为合适的。
同时操弄炉火,改太阳丙火为六丁神火,以巽风徐徐吹之,抽添有度,火势如呼吸般绵长。「玄冥冰夷玉髓」飞沙附着在根须之上,在炉火灼烧下缓缓渗入根须中,同时,飞沙也使火色变化,青白如冰魄。
等到了月挂中天,子丑之时,他又祭出了星月留盂,这件法器还是他一境时从东天道摊上淘来的,初始品级比较低,只不过程心瞻一直拿他承接月华,又时时以法力温养、填补灵禁,所以品级也在缓缓上浮,到现在也能一直用着。
星月留盂被他高祭在洞外空中,于是盂里便缓缓有月华星露积存,再被他取来融进根须中,
这便是:
「偃月作炉鼎,白虎为熬枢。」
于是这般,白日催根,夜里塑骨,转眼就是三十六天过去。
此时再看莲根须,已然是百骸齐备,经络如网,自行散发着盈盈玉光。
等到了第三十七天,炉火回阳,由文转武,大炼而烧之,于是莲纷纷脱落,被程心瞻拿出放置在一边,再持续以阳火灼烧莲蓬。
这般烧炼了九日,血色莲蓬才缓缓溶解,像血一样滴落到根须玉骨上。
这时,他又拿出一个玉盒,里面装着赤红的流膏,此物唤作「赤明离玉膏」,是之前他拜访四明山时,存思道长赠与他的礼物,是四明山丹山赤水里长出来的特产,是滋补血肉的良药。
炉火此时转为文阳,赤色玉膏被他投入炉中,在炉火炙烤下慢慢与莲蓬所化的血露融为一体,附着在根须玉骨上。
到了正午时分,他又祭出了一方宝鉴。
此宝鉴是他被加万法经师时宗里一同赐下的仪仗法宝,当时除了法袍与如意,还有笏板、醒铃,以及这方宝鉴。
这是一面不常见的方鉴,而且尺寸颇大,像是一块竖匾,长有九尺九寸,宽有三尺六寸。紫铜镜面,六合金英铸就镜边,镜背上嵌着玄武盘钮,称作,
「曜灵通明乾元宝鉴」。
现在,他将此鉴外祭,把大日之光聚拢的仿佛一道火柱,直直射在莲蓬化成的血肉上,在这个过程中,血肉缓缓涌动,渐渐有了人形。
这便是:
「赤镜悬丹室,火龙熔血精。」
这般又过了二十七日,程心瞻掀开炉盖,火莲化身已然成形。
不过这具化身现在只是徒有其表,而无内在神窍。
程心瞻将化身置于对面抵膝盘坐,又把方才脱落的莲召来。
莲有十六瓣,他便以莲为纸,割血作墨,指弄阴阳,绘制符箓,添作窍穴。
如此又过了整整一个月,随着一道道符箓打入到化身之中,三宫、五脏、七窍,一一齐备,化身也愈发形臻灵满。
等到炎炎夏日,明治山上知了一声高过一声时,随着程心瞻最后一道咒语声落,
“左目观天,青冥洞开,日曜通明,破妄见真!右目察地,黄泉显形,月华彻照,幽冥现踪!」
这具火莲化身陡然睁开眼!
成了!
————
夏日炎炎,尽管天鞘山的地形特殊,又有乌云遮掩,里面依旧是暗无天日,可是天象就是天象,哪里是人为阵法能够彻底隔绝的,所以阴沉的天鞘山内依然有一股燥意作祟。
不过这股燥意兴许也不光是因为夏日时节,毕竟这三个月以来,天鞘山可谓是没有一天消停过。
三个月前,木庙长老率先发难,说是庙主李下槐接到土庙庙主田秀娥的求援消息,火急火燎就出了山门,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过,要找土庙要个说法。
而土庙自家庙主外出渡劫十余年没有消息,这忽然来个求援消息没到自家庙里,反而是求救木庙,还导致木庙庙主一去不复返,土庙怎么可能会认,认为木庙在胡说八道。
不过这个时候,火庙的长老也惊诧的表示,说同在那天,自家庙主也出了门,同样没回来!
木火两庙这么一说,水庙的也慌了,自家庙主也联系不上了!
于是水、火、木三庙马上站在了一起,要土庙给个说法出来。
土庙能给什么说法,直接扬言说是不是有人见自家庙主渡劫多年没回来,起了什么坏心肠,在这找借口呢!
三庙自然大怒,他们是真联系不上自己庙主了,本就心慌,见土庙还在推脱嘲讽,差点当场打起来。
这天鞘山阴湿之地,但形势却如同一堆干柴,一点就着。
不过就在几天后,一身是伤的火庙庙主归山,二话不说直接杀上土庙,凭着旱魃之威,当场斩杀土庙的大长老!
同样惴惴不安好些天的金庙庙主铁破锋大惊,连忙上前询问发生了何事,竟要同室操戈,这在天鞘山历史上虽然也不是没发生过,但也确实少见。
火庙庙主大怒,说是田秀娥联合外人给自己下套,要袭杀自己,自己是拼光了身上的法宝,这才杀出一条血路逃得性命!
金庙铁破锋连问为何,火庙庙主恨恨道,说的是田秀娥不知从哪找来的帮手,要里应外合谋取天鞘山山主之位,成为古往今来天鞘山的第一个女山主。
而在这之前,自然是要把自己这些庙主都收复了才是,田秀娥说了,要是自己甘愿献出元神被种下尸奴印,便可留得一条性命。
可自己怎会答应?!
说到此处,火庙庙主连忙劝告铁破锋,万不可出山门!
铁破锋自然是忙不迭点头,而水庙木庙闻言则是大惊,连问可曾见过自家庙主?
火庙庙主当即便悲痛表示,虽然未曾亲眼见到过,但是田秀娥在动手时分明用上了薛灵珑与李下槐的随身法宝!
此言一出,自然是石破天惊,水、火、木三庙精锐尽出,将土庙团团围住。
这时,别说铁破锋,就是土庙自己都信了,因为自家庙主也确实多次私下说过,立志要当山主的事。他们只是在心里抱怨,自家庙主要做大事,为何不提前与自己这些下属说明呢?
火庙庙主怒火中烧,谁也拦不住,立马调遣属下,齐攻土庙,而水庙木庙自然也是以报仇之名攻入土庙。
眼看着三庙的人已经闯进了土庙宝库和尸窖,金庙也坐不住了,铁破锋一声令下,四庙齐攻土庙,又有两个庙主操控着镇庙邪尸领头,当天就摧枯拉朽一般就占据了土庙。
而土庙那些人,愿意降的就降,不愿意降的就拿来炼尸,肉身打散了就拿来炼器,总之是没有半点浪费。
随后就是坐地分赃了。
火庙庙主大方提出,天鞘山数千年传承,之前也不是没有内斗,但五庙五脉是一直传承下来的。而五行中土生金,两者亲和,便由金庙负责重建土庙传承,宝库里关于土庙的传承之物,应当由金庙收取。
铁破锋赶忙收了宝物,把胸脯拍得震天响,言说定然不叫土庙断了传承。
其余的宝物,火庙庙主也提出让水庙和木庙多拿些,毕竟两位庙主极有可能已经遇害,两庙群龙无首,还是得多拿些资源,两庙的长老们拿了资源后要抓紧炼尸修行,尽快推出新任庙主出来。
金庙庙主听了略有不快,但当场人多,自家又已经拿了最为核心的传承宝贝,不好贪多,也勉强答应了。
而水庙木庙听了自然是感激涕零。
分赃结束,出力又吃亏的火庙庙主立即提出,五庙得抓紧联合更改护山大阵,莫让田秀娥带人打进来了!
于是改换阵法又忙碌了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里,天鞘山封山,田秀娥未曾杀进来,外人也不知道天鞘山里竟然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改完阵法不久后,表面上山里终于安稳了一些。
不过暗地里,又是激流汹涌,水庙木庙里那几个有望晋升庙主的长老都私下来找上了程心瞻,开场甚至都一样,自然是言谢攻破土庙分赃时火庙的照顾。
而程心瞻的回复全都一样,一个字都懒得改,说的就是当初火庙无尸,攻破龙伯寨还是两庙帮的忙,自己怎么会忘呢?
开头寒暄两句后,每一个人找上门来的目的也都一样,就是想在争夺庙主之事请程心瞻说说话。
程心瞻自然是婉拒了,说这是两庙内部的事,自己那天一时冲动灭了土庙,已经有了悔意,现在要是再插手两庙庙主之选,传出去不知道他单行嵬意图何在呢!
于是,这些上门的长老又是无奈又是欣喜,不过不插手也好,且看看新立的土庙,庙主就是金庙铁破锋的徒弟,演都不演了。
不过如此一来,水木两庙内部的明争暗斗就愈发凶猛了,甚至还闹出了人命,多次火并还是程心瞻出手镇压的。
天鞘山就是在这样的躁动中来到了处暑时节。
正是闷燥的时候,天鞘山里又悄然蔓延起一个说法:
火庙庙主单行嵬,法力高绝,处事妥帖,能服人,应当举为山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