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萼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任宝成雇凶行刺于自己,在知府的责令下只好准备释放任氏父子。他对任宝成说:“任宝成,你有没有雇凶行刺本官,本官心里清楚,你心里更清楚。这笔在外人看来的糊涂账,我们以后再算。现在有一件事本官问你,你被关在大牢里,你的辩状如何就到了知府手里?县衙内的奸细是谁?”
任宝成:“无可奉告。”
桂萼冷笑一声:“任宝成,这事你不告诉本官还真不行。县衙内出了奸细,就像朝廷出了卖国贼。为了查出奸细,本官的脾气想必你已尽知。”
任宝成:“草民不知大人所说何意,我跟你们官府中人也素无往来。”
出了这样的事情,就是三岁的孩子也知道是县衙内有人做了手脚。桂萼道:“任宝成,本官相信你一定会告诉大家的!”喝令:“大刑侍候,往死里整,只到他说出奸细是谁为止!”
没用几种刑法,任宝成就扛不住了,乖乖说出了县衙书记员。书记员不是朝廷命官,桂萼收拾他也毫无顾忌。同样,没用几种刑法,他就招供了与任宝成相互勾结的前后经过。
桂萼:“你出卖官府机密,卖主求荣,该当何罪?”
书记员瘫在地上:“死罪,死罪。”
这种事情,说大,桂萼可以立马处斩他,说小,从县衙赶走他就行了。所以,桂萼道:“你在官府内卧底,申报了朝廷,可以将你满门抄斩。但本官不打算申报,要让你生不如死的活着,让大家看看给人家当狗的可耻下场,也警告所有给人当狗的人,以你为戒!”于是打断了书记员的一条腿,将其赶出了县衙。
桂萼用强硬的手段,沉重打击了地主们的嚣张气焰,顺利完成了成安县的土地清查工作。资料显示:成安“原额官民地二千三百八十六顷五十九亩九分”,清丈之后,“均量为大地二千七百八十一顷四分五厘”,多出了几百顷。他“计亩征粮”,将多余的土地税抵消无产无业的穷苦百姓的人头税。从本职上讲,他圆满完成了朝廷在该县的征税任务。从社会高度讲,人头税是激化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穷苦百姓都在生死线上挣扎,部分家庭为了缴纳人头税,被迫卖儿卖女,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桂萼把这部分人的人头税转加到地主的土地里面去,有力地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敢把人头税转加到土地里面去,能够求证的桂萼可能是第一人。一个小小的县令,敢于这么做,很显然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
不久,县内发生了一件案子,凶手杀人未遂,放火烧了主家的房子在逃。县衙捕快得报后前去勘查,回来把情况一汇报,桂萼的肺都气炸了。原来,凶手是一个23岁叫秦小刚的农民,租种着当地一户白姓地主的几亩地。老地主60岁了,竟然强奸了秦小刚20岁的妻子胡氏,胡氏不堪凌辱,愤而自杀。秦小刚安葬了妻子,便去找老地主报仇,行刺未遂,就放火烧了老地主的房子。
桂萼:“老地主呢?”
捕快:“老地主是个秀才,正等着我们帮他抓捕凶手。”
桂萼:“抓捕凶手的事情稍后再说,先把老地主给本官带来。”
捕快:“是。”
老地主叫白天林,秃顶,驴脸上有几颗黑痣,稀稀的几根鼠须呲着,牙齿掉了一半,干瘦的身子就像一根枯桩,就这副尊容,还能干出强奸20岁妇女的事情。他被捕快带到县衙,还在做他的春秋美梦。桂萼令除去了他的秀才顶戴,喝令跪下,问:“白天林,你知罪否?”
老地主一脸茫然,振振有词:“草民有错无罪,而且事先已经作了赔偿。”
桂萼:“你作了怎样的赔偿,说来本官听听。”
老地主:“草民减免了他们一石租谷。”
桂萼:“有人强奸了你的母亲,赔你一石租谷,你干不干?”
老地主:“草民抗议,大人这是在侮辱草民。”
桂萼:“那你奸污了别人的女人,赔一石租谷就理直气壮了?”
老地主:“穷鬼的命跟草民岂能一样!”
桂萼:“哪里不一样?他们卑贱,你高贵是不是?呸,在本官面前,他们的命比你高贵一百倍,一万倍!”
老地主:“草民不知大人何出此言?”
桂萼:“因为你是狗杂种,猪狗不如!”
桂萼出生于平民家庭,或许他小时候就受够了地主们的欺凌,因而在获得了一定的权力后,就要为穷苦百姓撑腰。或许他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看透了反动官僚地主阶级的丑恶嘴脸,所以,他要反抗这个人吃人的世界,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均贫富,不许人欺负人!
老地主被责打了20大板,又游街示众了三天。在封建社会里,他奸污了一个佃户的女人竟然受到了这样的惩罚,这无疑是对他的巨大侮辱。所以,他一回去,就喝了包老鼠药,呜呼哀哉了。
老地主之死,再一次惊动了当地的官僚地主阶级,他们再一次联名为老地主喊冤。广平知府一肚子怒火,训斥桂萼:“藐视王法,草菅人命,你想干什么?”
桂萼:“杀人偿命,自古亦然。下官不知错在何处!”
知府:“白天林杀人了吗?”
桂萼:“下官杀白天林了吗?”
知府:“可他是被你侮辱致死。”
桂萼:“那胡氏呢?她是活得不耐烦了,自己想死?”
知府:“可白天林的情况跟胡氏不一样,他是有功名的。”
桂萼:“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他一个小小的秀才,猪狗不如!”
知府气得浑身发抖:“桂萼,本府面前,你太放肆了!”
桂萼毫不相让:“不是下官放肆,是大人你没有端正自己的认识!”
知府:“你、你不可理喻!”
不是桂萼不可理喻,而是官僚地主阶级根本没有把贫苦百姓当人看。在他们的眼里,死一个胡氏,赔一石租谷已经仁至义尽,而死一个地主或秀才就成了不可理喻之事,这就是阶级斗争的本质,是人吃人的社会里人类的最大悲哀。
桂萼喜欢深入民间,访察民情。一天,他跟一个老匠人聊天。老匠人说:“我们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有烧窑技术,若能放他们出外谋生,肯定比在家里强。但地方上为了征收人头税,对人口控制得很严,不许大家随便外出,谁也没有办法。”
桂萼:“在家里就不能烧窑吗?”
老匠人:“当然能烧。但是,一般人做生意不能离开县境,烧好的东西卖不出去,烧好了放在家里有什么用呢!”
桂萼:“那就因地制宜,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呀!”
老匠人:“这个道理谁不懂!可当地就是这个条件。想买的买不到,想卖的无法卖出去,要是官府不限制大家的自由就好了。”
桂萼听了,默默无语。老匠人的话他听明白了:官府不仅仅是要为民做主,更要给老百姓一条活路,不能逼迫他们在一棵树上吊死。然而,中国几千年的规矩就是这样,税收是两税制,人口必须捆得紧紧的。这样做本意是为了防止老百姓串联起来造反,实际上适得其反。把人们禁锢在笼子里,加重了官僚地主阶级对他们的压榨,他们忍无可忍,为了求条活路,扯旗造反的事情才层出不穷,风起云涌。桂萼虽然明白了这个道理,但他一个小小的县令,想给老百姓一条活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嘉靖元年初秋,桂萼调任应天府刑部主事,按后世的说法就是应天府法院的一名科长或处长。名义上是平调,仍是七品衔,实际上是最大限度的削除了他的权力。这是他不能顺应社会潮流,没有脱胎换骨站到官僚地主阶级行列中去的必然结果。虽然刑部主事的职位仍然能让他惩恶扬善,但他再也没机会为更多的劳苦大众办实事了。
所幸的是桂萼身正影直,所到之处虽屡忤上官,上官欲加之罪,终没找不到足够的借口加害他。否则,嘉靖王朝也就不会发生后来一系列的事情,一段历史也就不需要人们大书特书了!
;